作者|Mr.K编辑| Emma
来源| 技术领导力(ID:jishulingdaoli)
“到35岁还不成功,你就没希望了”, “超过45岁的人,已经没有什么新思想了”,“世界抛弃你,不会说再见”…这些是事实,还是贩卖焦虑?
【资料图】
Zoom创始人袁征,27岁才踏入互联网圈,41岁才开始创业,但仅用了7年时间,他创立的公司就拥有5万家企业用户,1000多万个人使用者,成为全美 “员工幸福感”最高的25家公司的第一名。疫情期间,Zoom 更是逆势成长,欧美用户开会、上课、培训,甚至看医生,办婚礼葬礼,都不离开Zoom。使得Zoom的股价一度暴涨400%,市值一度接近万亿人民币,成为近几年最红的硅谷新贵之一。
袁征最佩服的企业家、大名鼎鼎的任正非,43岁创业的故事,更是为大众所熟知,他带领下的华为,已成为中国科技企业图腾般的存在。
谁说人到中年就只能等着“熄火”,即使我们不能和大佬比肩,但也同样可以拥有属于自己的辉煌和升华。《大器晚成》作者里奇·卡尔加得曾说过:“我收获的多数成就,并不是发生在我打算证明什么的时候,而是发生在我进行探索的时候。”中年人大可以继续努力探索下去,大不了我们大器晚成。以下4个迹象可以留心观察,也许它们标志着,你即将迎来属于自己的爆发。
01
第一,疯狂投资自己
2022年4月,91岁的巴菲特出席伯克希尔股东大会,当被问到“应该投资哪一只股票,来规避通货膨胀”的问题时,巴菲特给出的答案是“最好的投资,就是投资自己。”看到这样的回答,K哥第一个念头是,有这样的认知和执行力,活该这老头有钱一辈子。
罗伯特清崎曾在《富爸爸:富孩子,聪明孩子》一书中,说过一句简单却值得玩味的话:“人的一生都要不断的学习,因为人的智商会退化。”智商是不是会退化先不谈,但一个人只有不断学习,提升自己的认知和视野,才能不断实现能力和圈层的突破,却是毫无疑问的。
熟悉K哥的读者,大概都听过我念EMBA的故事。当时,我刚在上一家公司兑现一笔不菲的期权。钱入账后,本以为会是长时间的兴奋期,但K哥只高兴了3天,就有点无所适从了。我开始迷茫自己下一步该怎么走。
当时身边一位很好的朋友知道我的情况,想拉我入股他们刚刚成立的公司,还带着他的另外两位合伙人在一家顶级私人会所,给我做了一下午的路演。说实话,当时我是有点动心的,因为他们的项目看上去还是不错的,商业模式清晰,底层逻辑没有Bug,加上我自己打拼那么多年,一直幻想能过上有“睡后收入”的日子。如果能参与一个靠谱的项目,自己成了投资人,随着项目的发展盈利,自己不就有睡后收入了吗。而且,我身边好几个和我一样拿到期权收入的前同事,都在投项目,有的还投了不止一个。
后来,和K嫂商量时,她的一句话点醒了冲动的我,“你觉得你应该赚到认知以外的财富吗?”做了那么多年的高管,给无数年轻人讲过这句话,为什么事情到自己身上,就把这些简单的道理忘了呢,就觉得自己会成为例外呢?随后,我果断放弃了“投资项目”的念头,决定投资自己,只有让自己的才能、认知有更好的提升和储备,才有可能迎接并心安理得地拥有未来的财富。
于是,我花掉当时年薪的一半,去读了某名校的EMBA。后来的时候也证明,我对自己的投资才是真正聪明的投资,因为在读EMBA期间,我不仅系统地学到了更多更有效的管理思维,还认识了不少不同圈子的朋友,其中有一位后来把我推荐到某上市公司做技术高管;还有一位,为我后来成立的咨询公司,介绍了第一个合同金额过百万的大客户。毫不夸张地说,我的收益回报是,当初“自我投资”的10倍、20倍都不止。
02
第二,把身体照顾好
柏拉图说过:“人生有三大财富,第三财富是财产,第二财富是美丽,第一财富是健康。”
和任何东西相比,健康永远都是最重要的。人生如同一场远航,要有足够强健的体魄,来应对航行中的惊涛骇浪。只有拥有健康,我们才能对抗人生的波折和挑战,才能赋予财富、声望、影响等,应有的意义。相反,如果失去健康,就可能成为压垮你整个人生的那一根稻草。
最近,K哥看到一个报道,让人不胜唏嘘。一位40岁出头的员工,被公司裁员,心情不好,晚上大喝闷酒,没想到喝出了意外,第二天被老婆发现时,人都已经僵硬了。他老婆后来又联合亲友,把这位员工遗体运到公司,痛骂公司无情,让公司承担责任。
说实话,K哥并不太在乎事件后续的发展,我更为一个年轻生命的逝去感到可惜。同为中年人,我很清楚这位离世员工肩上的压力和担子,上有老下有小,自己是全家不能倒下的顶梁柱。但这个正值壮年的顶梁柱,却因为被裁员、因为几杯酒倒下了。同样作为IT人,我也很清楚干这行的劳动强度,也知道这些把加班熬夜当家常便饭的同行们的身体和精神损耗,是个什么状态。
今年上半年,我就有一位前同事,晚饭后慢跑突然猝死,同样是40岁左右的年纪,二娃还不到三岁。据他老婆反映,这位前同事身体一直很不错,平时没有严重的基础疾病。但事后法医说了一句让不少人都很触动的话“谁说健康完全取决于那些能检测到的数据和指标?”是啊,很多各项指标都貌似正常的人,实际上都长期处在“亚健康”状态,虽没什么明显的疾病,但在高度焦虑紧张、背负沉重压力的今天,健不健康其实只是一线之隔,看似正常的体检报告,并不代表可以放松我们对自身健康的管理和警惕。
钟南山院士说过,人生最大的成功,就是健康地活着。中年人一定要照顾好自己,让自己从身体和心理都健康起来。没有健康这个“1”,后面那些代表财富、地位、技能的一个个“0”都将毫无意义。前央视著名主持人倪萍在《姥姥语录》中说:靠山山倒,靠人人老。靠来靠去你就发现,最后靠的是自己。人生是一场持久战,你越健康,健康的越持久,你看到的胜利、迎来的幸福也就越多。
03
第三,远离消费主义陷阱
《穷爸爸富爸爸》一书中,把看似有些经济基础的中产阶层,比喻成滚轮上的仓鼠,他们一直在“赚钱-花钱-赚更多钱-花更多钱”的模式中,周而复始。虽然步履不停,但总跳不出原地踏步的轮回,时间再久,也难为自己存下一定的安全“保障”,生活也经不起一点风吹草动。造成这种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,就是他们很可能自觉不自觉的陷入了消费主义的三大陷阱。
1、过度消费
墨子曾说:“君欲实天下之治,而恶其乱也,当为宫室,不可不节。”意思是君王要想统治天下、不想看到天下的混乱,那么在营造宫室(诸如此类)就一定要注意节俭。以前的君王,都有墨子这样的人劝告节俭,而现在,作为普通人的我们,不但很少有人劝告我们勤俭节约,反而时刻处在被“怂恿”消费的环境里。出门坐的电梯、地铁,眼睛看的手机、电脑,全都充斥着花样百出的广告,都在用不同的声音,向你传达同一个意思:快点消费。
就在前段时间,一位朋友向K哥开口借2万块钱。这位朋友在我看来算是条件不错的,家里的房子140多平,原来有一辆宝马,去年在公司升职后,又给老婆买了一辆新能源车。竟然为了2万块向我开口借钱。后来我才知道,这位朋友家的新车前段时间出过事,维修花了一大笔钱,现在又要买保险,保费也变得比较高,而两口子的工资紧紧巴巴只够还房贷车贷,确实没钱买保险了,才想到向我开口。
钱我借了,但对他们的消费观,我实在不敢认同。在实力并不允许的情况下,还要买第二辆车,给自己增加各种没必要的负担,让整个家庭没有一点抵御风险的能力和余地,这就是典型的不自量力的过度消费,最后无奈向别人求助,值得吗,何必呢?
2、盲目追求时尚
“三块是面子,四块是生活。不是小瓶买不起,而是大瓶更有性价比。”最近“屌丝饮料”,成了网上的一个热梗。所谓屌丝饮料,实际上是网友们对超市常见的大容量冰红茶、柚子茶等饮料的一种调侃。这种大包装的饮料价格,相比常见的500ml的,往往只贵1块钱,容量却能多出1倍左右。但这种看着“憨实”的饮料,却被一些看不起,在这些人眼中,这种“实惠”的饮料,不精致,不时尚,买它们的人也缺乏情调和品味。
虽然这是年轻人的网梗,但类似的情况,在中年人的世界,也同样屡见不鲜。不顾自己的收入水平,衣服必须潮流,手机必须新款,网红店必须拔草,演唱会必须常听。喝饮料也必须是星爸爸,给他其他的牌子,要么是呛嗓子,要么胃不“兼容”,总之不接受“平替”,最后被这些“追求”和“品味”弄得入不敷出,左支右绌,中了盲目追求时尚的“毒”。
条件好了,改善一下生活品质、让自己身心更愉悦,是应该的,无可厚非,但一定要量力而行,不能盲目,不能为了所谓的“面子”,影响了自己的“生活”。香奈儿最著名的设计师、被称为“老佛爷”的卡尔·拉格斐说过“人生最大的奢华,就是不必为别人调整自己”。追求美好一定要量力而行,千万不要被虚无的东西,弄得失去方向,甚至搞砸自己的生活。
3、攀比心理
经济不景气,以互联网、房地产为代表的高薪行业遇冷,裁员降薪的新闻不绝于耳。原来很多收入颇高的大厂管理层们,也纷纷招架不住,甚至承担不了高昂的生活开支,断供卖房。与此同时,一个新名词“中产作死三件套”,也越来越被人谈起。
所谓的“三件套”就是“房贷过千万、配偶不上班、孩子上国际”。按理说,能混到大厂高管的人都不是傻子,他们对“作死三件套”所带来的脆弱的收入结构和超负荷的经济压力,难道没有一点警觉和警惕吗?K哥曾就这个问题,和一个同样“三件套”在身的朋友专门聊过,这位朋友苦笑着告诉我“这样做的主要原因有两个,一个是对未来盲目乐观的预期,另一个就是不知不觉间攀比心态的作祟。”
他的这句话应该说到点子上了,K哥也是上市公司高管,对周围圈子的生态还算比较了解,在一些聚会和饭局上,大家都在谈孩子念的哪所私校,又准备换哪里的新房子,如果自己孩子念公立,房子还是以前的老破小,似乎都不好意思和别人多聊。在那种氛围下,但凡自己有点能力,都会想着别人有的,我也要有。而那些“该有的”,该配套的,也慢慢从“踮起脚尖能够到”,变成“搬来梯子才能勉强够到”,不知不觉间,一切就已慢慢失控。
《牛津格言》一书中有这样一句话:“如果我们仅仅想获得幸福,那很容易实现。但我们希望比别人更幸福,就会感到很难实现,因为我们对于别人的幸福的想象总是超过实际情形。”警惕吧,脚踏实地做好自己,不要和别人攀比,更不要让“别人的生活”,毁了自己的日子。
04
第四,把每件小事做好
在《致加西亚的信》中,有这样一段话:“世界上再宏大的工程,都可以分解成细小的具体事情,要想做成大事情,就必须把分解后的每一件小事情做好。” 但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,人心越来越浮躁,不少人满脑子都想着走捷径、找风口、成大事,对一些需要沉下心来,踏踏实实做好的“小事”要么不屑一顾,要么敷衍塞责,最后大事没遇到,小事也做不好,眼高手低,一事无成。而那些没那么大“野心”,甘于把眼前的事、手上的事做好、做深、做到极致的人,却能凭着不断的积累和精进,最终等到时间的“馈赠”,让自己一鸣惊人。
电视剧《鸡毛飞上天》的原型、双童集团董事长楼仲平,就是靠一根根小小的吸管,把自己做成了全球闻名的“吸管大王”。他的公司拥有该领域全世界三分之二的专利技术,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高达30%,国内市场占有率更是超过50%以上。
最初创业时,楼仲平深思熟虑,选择了没人看得上、都认为赚不了大钱的吸管。面对每支吸管只有8厘的利润,楼仲平没有嫌弃,也没有“始乱终弃”,而是沉下心来,不断研究用户需求,不断改进生成技术,以小博大,以小创精,终于一手打造了自己的“吸管王国”,成为细分垂直领域的隐形冠军。
稻盛和夫在《活法》中写道:“在如此的人生里,为自己写好脚本的人,与庸庸碌碌混日子的人,有着天壤之别。”不管什么年纪,做什么事情,只要用心对待,悉心经营,脚踏实地扮演好自己该扮演的角色,都可能是未来可期的黑马。
年逾七十才开始写作的塞繆尔·厄尔曼,在《青春》中有这样一句话:“没有人仅仅因为时光的流逝而变得衰老,只是随着理想的毁灭,人类才出现了老人。在你我心灵的深处,同样有一个无线电台,只要它不停地从人群中、从无限的时空中接受美好、希望、欢欣、勇气和力量的信息,你我就永远年轻。”和大家共勉。
号主简介
号主简介:Mr.K,黄哲铿,企业数字化转型专家,「顿悟山丘」创始人,科技博主,曾担海尔、中通、1药网技术高管,著有《技术人修炼之道》《技术管理之巅》。分享:成长干货、科技趋势、数字化转型、商业洞察。
- END -
K哥私人微信开放1天,快来围观朋友圈!